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最新报道

44年他让“幸福乡村”梦想成真

中广网 2010-08-30
[打印本页] [字号   ] [关闭] 【进入中广社区

    2004年3月27日,初春的上午,温家宝总理来到江苏常熟一个偏远却远近闻名的小村———蒋巷村。在这里,总理看到复垦的千亩良田,繁花似锦的村民别墅,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的村级工业园后,十分欣慰,对身边的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:“你这个村叫做全面发展,农业发展,多种经营发展,乡镇企业发展,农民富裕。”

  在蒋巷村干了44年的常德盛,是怎么让蒋巷村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庄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、文明村?近日,晨报记者走进蒋巷村,寻求常德盛的故事。

  “农业兴家”愚公挑担填高千亩洼地

  常德盛,党的十六大代表,蒋巷村掌门人,常穿一双黑布鞋,精瘦干练,眼神有力。44年了,从农业起家到工业发家再到旅游旺家,常德盛说,他不愿意落在时代后头。

  “四十多年前的蒋巷,是一个‘小雨水茫茫,大雨成汪洋’的穷村,村民过的是‘十年九涝一旱荒,半年瓜菜半年粮’的穷日子……”1966年,22岁的常德盛先任大队长,后任村支书。上任那天,他发誓要把蒋巷村建设成为幸福乡村。

  那时的常德盛是任阳农业中学的毕业生,只当过一年多的记工员,党龄才3个月。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想开个全村的骨干会,发动大家齐心协力,把生产搞上去,让社员们多从生产队里分得点口粮。

  没有大队部,他便向村民借了一间房子。可怜这里只有一张破方桌,四条长板凳。为了让到会的人都能有地方坐,常德盛向各家各户借凳子。谁知他一连跑了好几家,居然没能借到!

  “借不到凳子,就站着开吧!”他咬了咬牙。这个会,大伙全都站着,足足开了5个小时。

  1968年,平坟墩、倒杂树、挖深沟;1975年起,平整土地、填河填浜;1982年起,筑路建渠、建设规格田;1992年起至今,路、渠、田、林标准化建设,常德盛身先士卒,带着村民一个接着一个搞整治行动。四组村民邹阿元至今还记得,有一年大年初一早上,天蒙蒙亮,他看见地里有个人影在晃。走近一看,竟是常支书,他脱得只剩一件衬衣,默默地挑土填河。

  一代“愚公”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付出了代价。在蒋巷,包括常德盛在内,不少上了年纪的人腿都有点罗圈,那是青年时代挑土担子压出来的。人压矮了,千亩低洼地却硬是填高了1米多。

责编:李逢静 来源:新华报业网

人物介绍更多>>

1111.jpg常德盛简介

图片报道